達州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四城同創”應知應會常識
作者: 來源: 發表于:2019年07月15日 文章點擊數:2743 【打印】
“四城同創”是指: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按照“四城整體同創,逐年單項達標”的基本思路,確保2020年成功創建四川省第五屆文明城市,測評總成績名列全省市州前列,取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2023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力申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確保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21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個城市的綜合性榮譽,是目前國內城市品牌中創建難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市中心城區(含通川區、達川區、經開區)于2014年成功創建第三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其他5個縣(市)均已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大竹縣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已獲得提名。
依據《全國文明城市(地級以上)測評體系(2018版)》《全國文明城市(地級以上)測評體系(2018版)操作手冊》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由3大版塊、12個測評項目、90項測評內容、188個一級指標、256個二級指標、366個三級指標構成;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共5個測評項目、27個一級指標、105個二級指標、338個三級指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評價作為申報全國文明城市的前置條件,測評結果單獨排序,得分低于85分的,不得申報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考評每3年為一屆,采取“年度暗訪測評與第三年總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三年測評成績分別以15%、25%、60%的權重計入考評總分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得分按20%的比例計入全國文明城市考評總得分。
參評城市通過中央文明辦開設的“網上申報系統”,網報指標完成情況。中央文明辦按照“地點類型統一、考察主體統一、考察方式統一”的原則采集數據,隨機抽取考察點,主要以暗訪方式進行入戶調查和隨機街訪。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求,志愿者注冊人數占城市人口總數的13%,注冊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人數占注冊志愿者總人數的70%,注冊志愿者每年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25小時。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花名冊和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情況均以全國志愿服務注冊平臺后臺數據為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求黨員干部率先牢記并認真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做到:(1)在公共場所不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吵架、斗毆等;不高空拋物,不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吸煙;在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會場等場所做到安靜、文明,不大聲喧嘩、污言穢語、嬉鬧。(2)出行時車輛、行人各行其道;禮讓行人,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自覺保持交通暢通,不人為造成交通阻塞,服從交警指揮;在交通站點遵守秩序,排隊侯車,依次上下車;酒后不駕車。(3)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詢問;公共場所主動幫助老、殘、弱或其他需要幫助的人。(4)服務窗口要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規范服務;不能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能存在吃拿卡要、庸懶散拖等現象。(5)規范個人言行,不講黃段子、宣揚封建迷信,不傳播胡編爛造的政治笑話,不熱衷低級趣味,等等。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是對一個城市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最高評價,是最具權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態建設整體水平的榮譽稱號,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我市中心城區(含通川區、達川區、經開區)于2014年成功創建四川省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2004—2012版)》有5大類、40項,核心指標包括城區綠化覆蓋率≥40%,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平方米以上,城區街道樹冠覆蓋率達到25%以上,城區地面停車場喬木樹冠覆蓋率達到30%以上,水岸綠化率≥80%,綠色通道線路綠化率≥80%,鄉土樹種占城市綠化樹種數量比例≥80%,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80%,公眾對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和滿意度達到90%以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要求申報城市全域創建。達州在全市范圍內共規劃400多項創建任務,其中工程建設項目300余項。
我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分4個階段推進。即:2018年6月底前為創建準備階段;2018年7月—2020年4月為組織實施階段,目前已完成《達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啟動了大部分創建任務;2020年1月—2020年4月為自查自評階段;2020年4月—2020年6月為申報驗收階段,全力確保2020年底前獲得 “國家森林城市”授牌。達州的市花為:臘梅;達州的市樹:香樟。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是城市園林綠化成果達到較高水平,按照《國家園林城市標準(2016版)》,經申報、考核、公示,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是國內最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市中心城區(含通川區、達川區)已于2010年成功創建四川省園林城市。目前,市中心城區(含通川區、達川區、經開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渠縣、開江縣正在創建省級園林城市。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有8大類、57項考核指標,涉及城市公園建設、道路景觀工程、立體綠化活動等多項創建任務。其中: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平方米,形成“一刻鐘城市公園圈”;城市主、次干道綠地率分別不低于25%、20%;一般道路兩側綠帶寬度不少于2米;城市年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大于292天;城市污水處理率大于90%;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100%。
國家園林城市每2年開展一次評選。2018年3月20日,我市已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申請;計劃經過3年努力,到2020年9月向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報送自查自評報告及支撐性文件,并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城市綠化航空遙感測試初審,通過有關部門和專家實地核查,全力確保在2021年獲得“國家園林城市”授牌。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是由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選命名,是我國對一個城市衛生水平綜合評價的最高榮譽。我市于2005年成功創建四川省衛生城市。目前,7個縣(市、區)均已成功創建四川省衛生縣城,大竹縣正在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國家衛生城市標準(2014版)》有8大類、40項考核指標,涉及184項創建任務,其中有11項指標為“一票否決”項。分別為: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8.5平方米;全年空氣污染指數(API)≤100的天數≥300天;建成區鼠、蚊、蠅、蟑螂的密度達到國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C級要求;城市建成區無煙草廣告;連續3年無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職業病危害和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發生;近3年無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本市居民對衛生狀況滿意率≥90%等。
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每3年為一個周期。周期內每年第一季度為申報期,其他時間為評審期。第三年第四季度集中公示命名。目前,我市已確定2019—2021年為創建期,分宣傳發動、全面推進、自查申報和鞏固迎檢四個階段實施,《達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實施方案》即將出臺。計劃在2020年3月,向四川省愛衛會提出考核申請,四川省愛衛會考核合格后向全國愛衛會推薦申報,通過暗訪、技術評估、綜合評審、公示和命名后,確保在2021年底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